时间:2022-10-25 23:48:22 | 浏览:3691
文 | 张超
TCL要改名了。
TCL集团今日发布公告称,该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“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,证券简称也变更为“TCL科技”。
早在2018年底,TCL集团就抛出过一份重磅重组方案:包括手机业务在内的消费电子、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以及相关配套业务将从TCL集团剥离,TCL集团今后将只专注华星光电的显示面板业务。
TCL改名公告
在A股市场,通过冠名加注“科技”二字,将自己包装成科技公司的企业数不胜数,但TCL这次改名却意义重大,这意味着他们已从一家传统家电企业,彻底转型为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的科技公司。而如此成功的转型,在中国企业中其实并不多见,因此值得来次仔细的复盘。
TCL踏上转型之路,是被当年电视机业务的危机逼出来的。
2007年前后,中国电视机市场正在大步迈入液晶时代。当时,TCL的电视机销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约19%,但其中液晶平板电视的份额仅为8%。
其他国产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:一方面,国内电视机市场的价格战,从20世纪90年代延续到了液晶时代,国产品牌之间拼到头破血流,绝大部分利润,却让面板企业给赚走了。
有数据显示,作为平板电视的核心部件,液晶面板(含背光模组)成本占整机成本的70%-80%。而在当时,针对大屏幕平板电视的高世代面板生产领域,超过90%的市场份额被5家面板企业瓜分,他们分别是夏普、三星、LG、友达和奇美。
夏普LCD显示屏电视机
另一方面,夏普、三星和LG自家也生产平板电视,他们利用核心部件牢牢卡着国产品牌的脖子,凭借产业技术优势,大幅提高着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份额。
回顾这段艰难岁月,TCL创始人李东生曾直言那时真叫“寝食难安”,“那几年,国内彩电厂家都有相同的感受,在关键的时候,这些面板厂商,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,会考虑到终端市场与你竞争,关键时候供货掉链子的情况常有发生,国内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液晶面板,才不至于受制于人。”
TCL创始人 李东生
2006年-2007年,TCL牵头建立了首个液晶彩电模组项目:“聚龙计划”,该计划整合了TCL、创维、康佳、长虹4家电视企业和面板厂商京东方,希望以大量液晶面板采购合约,来换取夏普、三星等面板企业的技术支持,但这些面板企业担心“聚龙”会提高国内电视企业的议价能力,都不愿意支持“聚龙”,再加上参股企业众多,各自想法迥异,最终“聚龙计划”宣布破产。
经此挫折,李东生愈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——一家企业的强大,不能仅体现在产业下游,在产业的上游,核心技术能力和基础部件的能力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,亟须转型升级。
此后,TCL千方百计进入面板行业,包括跟韩国三星达成协议,建立液晶模组厂;和日本夏普谈判,筹建液晶面板项目等,最终,在面板行业的一轮整合调整中,李东生和TCL抓住了上车的机会。
2009年,郭台铭创办的群创光电兼并奇美电子,也是同一年,金融危机波及到液晶面板行业,于是,一大批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被裁,出现在自由市场上。
奇美LCD显示器
TCL抓住这次良机,一举从台湾引进了近百人的技术团队。同时,TCL还接到了前LG显示业务副社长金旴植的加盟电话,随金旴植同来的,还有十几位韩国专业技术人员。
2010年1月,深圳市与TCL联合成立的8.5代线液晶面板项目公司华星光电开始动工,这是中国大陆继京东方之后第二条自主建设的8.5代线。
在华星光电最初的200人主要员工梯队中,85%以上的员工,都是有奇美、友达、LG、夏普等大厂经验的资深面板行业人员。
比如,在华星光电领导层中,高级副总裁是金旴植,曾经负责LG的3.5代-7.5代线建设;副总裁王国和,曾任奇美电子厂长以及龙腾光电副总经理,副总裁王兴隆曾任友达资深协理……
2011年8月,深圳华星光电8.5代线建成投产,被当时的媒体称赞为“深圳速度”……
深圳华星光电基地
引进人才和高额投资,让华星光电夯实了地基,而万丈高楼平地起,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旺盛的需求。
早在2011年,TCL已是全球第7大电视机厂商,液晶电视的全球份额也排在第7名,年销售平板电视近千万台,这样的市场规模,足以消化华星光电的产能。
为了应对面板行业的周期性波动,TCL还和三星合作,在高世代液晶面板领域交叉持股,三星持有华星光电15%的股权,而华星光电则持有三星苏州液晶面板项目10%的股权。
有研究机构对此评论,“通过华星光电,TCL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打通彩电产业链的企业,从此中国彩电企业彻底摆脱以往电视成本受制于上游厂家的局面,从产业链上游层面掌控了电视市场价格的话语权。”
目前,华星光电也已经成为了TCL集团的“利润奶牛”。
宣布改名后,TCL透露,以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为代表的科技业务,在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57.4%,经审计的营业利润占公司总营业利润的80.6%。
据IHS Markit预计,到2020年,华星光电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市占率将仅次于京东方的21%,排名第二,为16%。
复盘TCL的转型之路,2009年的那波逆周期投资堪称神来之笔,而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师法自韩国。
众所周知,韩国既没有美国的技术积淀,也没有日本的工业体系,却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了半导体强国。一大原因,就是韩国在每一次行业低谷期精准地实施了逆向投资,从而在液晶面板和存储设备两大关键领域,成就了三星电子、SK海力士、LG显示等世界级巨头。
以DRAM(内存)芯片为例,NEC、东芝、日立等日本企业一度拥有DRAM行业90%的市场份额。
20世纪80年代,DRAM市场陷入不景气,到1985年,价格已迅速下降到30美分/片,而三星当时才刚刚推出64K DRAM,生产成本高达1.3美元/片。在做一片亏一片的情况下,三星继续扩大产能,并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——到1986年底,三星半导体累积亏损高达3亿美元,换回了在市场上的立足之地。
20世纪90年代,日本经济低迷,三星不顾DRAM市场行情惨淡,高薪聘请日本的失业工程师,又投巨资兴建8英寸硅片产线来生产DRAM,迫使日本政府整合日立、NEC、三菱的DRAM业务,组建了“国家队”尔必达。
尔必达DRAM芯片
2008年,金融危机爆发,DRAM价格雪崩,三星电子又一口气将总利润的118%投入DRAM扩张业务,故意加剧行业亏损,排名第三的奇梦达宣布破产,欧洲厂商正式退出DRAM市场,到了2012年初,尔必达再也撑不下去,同样宣布破产。
同样的手段,还被韩国再一次完美演绎在了液晶面板行业,最终韩国称霸了LCD行业,领跑了OLED市场,三星也从一家做蔬菜水果贸易的小商会,变成了今天的全球科技巨头。
当然,韩国每一次逆向投资都会造成巨额亏损,靠的是政府和财团源源不断的资金输血,只有认识到这点,我们或许才能明白,为什么京东方要在面板价格持续下滑时大幅扩产,为什么长江存储要在DRAM价格下跌时持续推进产线?为什么中芯国际要在晶圆代工行业不景气时持续加码先进制程。
今天的亏损,是为了明天的替代。未来,或许会有更多中国企业,像TCL一样通过逆周期投资杀入产业链上游,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。
来源:环球网围绕高科技、资本密集、长周期的科技产业发展目标,TCL科技(000100.SZ)正进行“排兵布阵”,加速聚焦资源于主业发展,推动半导体显示、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两大核心产业迈向全球领先。5月21日,TCL科技发布公告,其中包含
证券代码:000100 证券简称:TCL科技 公告编号:2021-130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、准确和完整,没有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。特别提示:1、“TCL定转1”(债券代码:124016)
62岁的李东生是活跃在中国商业舞台上最久的企业家之一。他参与创办的TCL集团至今已成立38年。如今,他正带领TCL走上一条影响深远的变革之路。1月13日,TCL集团发布公告称,公司的名称将从“TCL集团”更改为“TCL科技”。顾名思义,在T
1、TCL集团为何改名?家电企业的更名潮还在持续,这一次求变的是TCL。1月13日,TCL集团发布公告称,拟将公司名称“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,同时对应的证券简称变更为“TCL科技”,英文简称为“TCL
驱动中国2020年1月13日消息,在情理之中,似乎又在意料之外,2020年伊始,TCL集团就祭出了“更名”的大招来,人们耳熟能详的“TCL集团”将成追忆,面对未来,“TCL科技”有必要了解下。1月13日上午,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《关于
IT之家3月31日消息 TCL 科技 3 月 30 日晚间发布公告称,为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发展,支持 TCL 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TCL 华星”)拓展业务规模,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拟以自有资金向 TC
文 | 张超TCL要改名了。 TCL集团今日发布公告称,该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“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,证券简称也变更为“TCL科技”。早在2018年底,TCL集团就抛出过一份重磅重组方案:包括手机业务在内的消费电子、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
武卫红 中国证券报·中证网 中证网讯(记者 武卫红)TCL科技(000100)5月5日晚发布公告称,近日,公司全资子公司TCL科技集团(天津)有限公司(简称“TCL天津”)再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TCL
证券代码:000100 证券简称:TCL科技 公告编号:2022-029债券代码:124017 债券简称:TCL定转2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、准确和完整,没有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。特别提示:
格隆汇10月11日丨TCL科技(000100.SZ)公布,为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领先优势,加速产线和产品结构的优化,提高数字化运营、供应链管控等通用能力和系统的协同赋能,提升盈利水平和股东价值回报,公司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
(报告出品方/作者:华西证券,宋辉、孙远峰、柳珏廷)01 公司概况战略:聚焦显示及半导体光伏、材料等高科技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已形成半导体显示、 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以及产业金融/投资三个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, 为实现全球领先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
市场在近一段时间的连续上涨之后,出现高位振荡,打破了之前的连续阳线的单边上升趋势。不过,目前市场整体仍然处于板块轮涨阶段。在市场和强势板块出现回调之后,往往是比较好的短线介入时机。后续有望在震荡整理之后,继续延续趋势。同时,在大盘调整过程中
每经记者:任飞 每经编辑:叶峰6月24日,连续亢奋的科技股行情出现回调,科技50、科技100指数,以及各主要芯片ETF、半导体ETF等日内收跌,不过从业内视角看,板块整体估值已经有明显下行,围绕从题材向产能转移的投资逻辑,当下具备订单优势的
每经记者:陈鹏丽 每经编辑:魏官红这是一个品牌经济的时代。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到了需要对投资者讲好自己品牌故事的时候。2022年,每日经济新闻推出品牌案例系列深度写作,从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中,精选具有价值性、典范性、创新性的企业
7月14日晚,TCL科技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预告,业绩大幅增长: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730亿元-750亿元,同比增长149%-156%;净利润约为91亿元-95亿元,同比增长了751%-789%;归母净利润约为65亿元-69亿元,同比增